先驅丨天津早期工人運動先鋒:李培良
李培良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天津支部負責人之一。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后,李培良作為主要負責工人運動的地委委員,被黨組織派往天津河東鄭莊子開展工人運動。他直接主持了天津寶成、裕大等紗廠建立黨組織的工作,發動和領導了1925年天津工運史上最早的五一大游行,為“五卅運動”期間天津工人運動高潮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李培良1903年出生在天津一個貧寒家庭里,1919年前后在天津甲種商業學校念書。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1月,因參加調查日貨及向公署請愿,與周恩來、馬駿等人先后被捕入獄,同年7月獲釋。1922年3月,他加入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并被選為執行委員會成員。同時,他還是天津革命青年團體“新生社”的主要成員。1922年年底,經李大釗、羅章龍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4年8月,負責工運工作的李培良等人按照上級黨組織關于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中心工作的指示精神,到紡織工人比較集中的海河東岸寶成紗廠和裕大紗廠所在地河東鄭莊子一帶開辦平民學校,講解革命道理,啟發工人的政治覺悟,組織工人群眾,開展工人運動。
新中國成立前,天津是中國北方紡織業最發達的城市,因此各大紗廠成為黨組織早期開展革命活動的基地。李培良來到河東鄭莊子紗廠工人區后,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和籌備工作,在寶成和裕大紗廠附近的慶云里租下原是說書場的房子,創辦了平民學校。
▲河東鄭莊子慶元里平民學校舊址位于河東區富民路鄭莊子慶元里(現已拆除),是天津愛國反帝運動的策源地,宣傳革命思想的陣地。
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紅磚平房,縱短橫長,中間是兩扇合葉門,一邊一個大窗戶,旁邊墻上掛著一塊白底黑字的木牌子,上面寫著“平民學?!彼膫€字。這座房子僅有五六十個平方米,中間擺著十幾條板凳,可容下三四十人上課或活動。另有一間小屋,僅能放下一張單人床鋪和一張桌子,這是李培良的臥室和研究工作的地方。
平民學校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學校成立的消息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平民學校在10月份正式開學上課,教材是惲代英主編的《平民千字文》。李培良采用啟發式教學,一面教工人識字,一面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深入淺出地講解革命道理,啟發與提高工人的階級覺悟。同時還講解中國近代史人物、事件,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和工人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生活水平的情況。工人們經過平民學校的學習,開始懂得自己受壓迫、被剝削,受苦受難的原因;認清帝國主義妄想瓜分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明白了應該靠自己團結戰斗,同惡勢力進行抗爭的道理,萌生了謀求解放的要求。這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李培良以教書為掩護,以平民學校為基地,啟發工人覺悟,培養了一批首先覺悟并愿意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進行奮斗的骨干,當時有沈玉山、董兆義、姬兆生等人相繼入黨。他還廣泛發動工人,籌建工會,即每個人發展三個會員,再由這些會員分頭發展三個會員。經過艱苦工作和實際斗爭的鼓舞,很快在寶成紗廠2700多工人中,有1800多人加入了工會。
在與工人的接觸中,他積極慎重地進行黨組織的籌建工作。1925年4月,在寶成紗廠誕生了第一個基層黨支部。這是天津市工廠中最早成立的以工人為主體的黨支部。同時,寶成紗廠的工會組織也應運而生。正是由于平民學校在思想和干部方面準備比較充分,工人斗爭的火焰最先從寶成紗廠燃起成為必然。
根據中央和天津地委的指示,1925年5月1日,天津工人、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五一游行。五一那天早晨,李培良率領近千名寶成紗廠工人穿過日租界,到南開中學操場集合,不一會兒就擠滿了工人和學生。寶成的工人拿出帶去的旗子和竹竿,一時間鮮艷的紅旗迎風飄揚。10點整游行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南開操場出發,一路上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收回鐵路礦山”!“取消二十一條”!“言論、集會、出版、結社自由,買賣不要日本貨”的口號。隊伍經南馬路、東南角、東馬路一直到天緯路,當隊伍走至東南角和日租界交界處時,憤怒的群眾向崗樓上的日本兵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洪亮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津城。游行隊伍經過金鋼橋到天緯路解散,前邊的游行解散了,后邊的人還在操場沒出來,可見參加游行人數之多。天津市的第一次大游行,就這樣順利地結束了。但參加游行的寶成紗廠工人覺得沒達到目的,他們說咱們干嘛去啦?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怎么不到日本租界地去呢?由此可見工人群眾中巨大的斗爭熱情和能量已被激發出來。兩個月后,黨組織又在天津組織了紀念七一的大游行。寶成紗廠的工人知道后情緒振奮,說這次我們工人一定要走在游行隊伍最前面。此時正值上?!拔遑K案”發生以后,黨組織指示李培良這次游行可以到日本租界,口號是“打倒英日帝國主義”!日本租界聞訊后戒備森嚴,設置了四道防線嚴陣以待,游行隊伍為減少犧牲決定完全遵循五一游行的線路,但此舉對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起到了震懾作用。此后,1925年8月,他又組織發動了一次罷工斗爭,同樣取得了勝利。
這三次大罷工揭開了天津工運高潮的序幕。李培良在寶成等紗廠的革命活動,為此后黨領導的中國工運史上著名的天津紗廠總同盟罷工做了思想和組織準備。
1926年3月,軍閥褚玉璞打進天津,形勢逆轉。李培良被迫撤離鄭莊子,改任中共天津地委第二部委書記。后被調北平、唐山領導工人運動,多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1931年在上海經營救被保外就醫,但為時已晚,于8月24日逝世,年僅28歲。
(來源:河東區委黨校(區委黨史研究室)、河東區文化和旅游局、河東區紀委監委、天津日報)
- 上一篇:關牧村:用歌聲為新時代喝彩
- 下一篇:先驅 | “播火者”于方舟